某宗伯于丁亥歲以事被急征,河東夫人實從,公子孫愛年少,莫展一籌,瑟縮而已。翁于金陵獄中和東坡《御史臺寄弟》詩,有“慟哭臨江無孝子,徙行赴難有賢妻”之句,蓋紀實也。孫愛見此詩,恐為人口實,百計托翁所知,請改“孝子”二字。今本刻“壯子”,實系更定云。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一
[述要] 錢謙益于清順治四年因事被鎖拿入南京,小妻柳如是(號河東君)隨侍。其子孫愛年輕不經事,一籌莫展,只是畏縮害怕。錢謙益在南京獄中想起蘇軾(號東坡居士)因烏臺詩案被押御史臺時所寫寄弟詩,感慨不已,和了一首詩,其中有“慟哭臨江無孝子,徙行赴難有賢事”之句,以記事實經過。其子見到此詩,怕今后留有不孝之名,千方百計托父親的知友,把“孝子”二字改為“壯子”。如今流傳的本子上“壯子”二字,其實是審定時更改的。
上一篇:《高臥不起 蒲松齡》
下一篇:《《甘棠》之詩 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