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忠公不喜釋氏,士有談佛書者,必正色視之,而公之幼子小字“和尚”。或問:“公既不喜佛,排浮屠,而以和尚名子何也?”公曰:“所以賤之也,如今人家以牛驢名小兒耳。”問者大笑,且伏公之辯也。 ○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一○
[述要] 歐陽修(謚文忠)不信佛,見人談論佛書,必正色視之。但其幼子小名叫“和尚”。有人問他既然不信佛,為何給兒子取名和尚,歐陽說:“這是為了表示賤視,就像人家用牛、驢命名小孩一樣。”流俗認為這樣給孩子命名容易長大。問者聽了大笑,很佩服歐陽的巧辯。
歐陽文忠公不喜釋氏,士有談佛書者,必正色視之,而公之幼子小字“和尚”。或問:“公既不喜佛,排浮屠,而以和尚名子何也?”公曰:“所以賤之也,如今人家以牛驢名小兒耳。”問者大笑,且伏公之辯也。 ○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一○
[述要] 歐陽修(謚文忠)不信佛,見人談論佛書,必正色視之。但其幼子小名叫“和尚”。有人問他既然不信佛,為何給兒子取名和尚,歐陽說:“這是為了表示賤視,就像人家用牛、驢命名小孩一樣。”流俗認為這樣給孩子命名容易長大。問者聽了大笑,很佩服歐陽的巧辯。
上一篇:《戲作《百宜嬌》 姜夔》
下一篇:《撫琴靈床 顧榮 張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