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放鶴
【出典】 見“兩鶴隨軒”條。
【釋義】 宋初杭州隱士林逋蓄養兩鶴,常縱鶴飛入云霄。
【例句】 ①從今去,且亭前放鶴,溪上垂綸。(吳泳《沁園春·生日自述》2506)這里用“放鶴”代表隱居閑適和自由自在的生活。作者于生日之際表示從此歸隱。②青紅如寫半面。下鵠池荒,放鶴人遠。(羅志仁《霓裳中序第一·四圣觀》3429)這里的“放鶴人”指林逋,用以切合杭州懷古。③放鶴幽情,吟鶯歡事,老去卻愿春遲。(張炎《一萼紅·弁陽翁新居,堂名志雅,詞名薲洲漁笛譜》3482)這里的“放鶴”指隱居中的閑適生活。④說與山童休放鶴,最零落,是梅花。(張炎《南樓令·送韓竹閑歸杭、并寫未歸之意》3496)這里用“放鶴”典,暗以隱士林逋喻指歸隱杭州的韓竹閑。
上一篇:典故《放鱗看圉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放麑》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