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羅雀
【出典】 《史記》卷一二○《汲鄭列傳贊》“太史公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釋義】 司馬遷有慨于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因而在評論汲黯與鄭當時文字中引翟公語。言其有權有勢時賓客盈門;當其失勢時則門前可以設羅網捕雀。后遂用“羅雀”形容人失勢后門庭冷落,絕少賓客。
【例句】 ①門外可羅雀,長者肯來尋。留君且住,聽我一曲楚狂吟。(沈瀛《水調歌頭》[門外可羅雀]1652)這里用“門外羅雀”形容自己門庭冷落,很少客人往來,因而對于“長者”來訪十分感激。②安用羨伊結駟,嘆儂羅雀。呼便了、沽來更酌。(劉克莊《鳳凰閣》[元規端委]2639)這里用“羅雀”典,表示自己并不為門前冷落而感嘆。
上一篇:典故《羅趙前》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臚句》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