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遠游
【題解】
本則選自《論語·里仁》。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1)。游必有方(2)。”
【注釋】
(1)游:指游學、做官等外出活動。(2)方:一定的去處。
【導讀】
古代交通及通訊均不便,若離家太遠的話,音訊沒法及時溝通,自己思念親人不說,而讓父母時常擔憂,這是不孝的。故孔子說“父母在,不遠游”。但孔子講究變通,也會考慮到一些實際情況,故又補充說“游必有方”,也就是說要有一個確定的去處,使父母知道自己的去向而無憂。在今天,“父母在而遠游”是常有的事,但父母對“遠游”子女的擔憂,古今卻是一樣的。所以游子要盡孝道,在如今交通、通訊這么發達的條件下,還不該時常向父母問安,時常回家看看嗎?
上一篇:子夏問孝如何理解
下一篇:《論語·里仁》父母之年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