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甫吟
【出典】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樂府詩集》卷四十一《梁甫吟》題解:“《古今樂錄》:‘……諸葛亮好為《梁甫吟》。然則不起于亮矣。李勉《琴說》曰:《梁甫吟》,曾子撰。《琴操》曰:曾子耕泰山之下,天雨雪凍,旬月不得歸,思其父母,作《梁山歌》。蔡邕《琴頌》曰:梁甫悲吟,周公越裳。’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蓋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
【釋義】 《梁甫吟》為樂府楚調曲名。東漢末諸葛亮躬耕時,喜吟此曲。梁甫為泰山下小山,《梁甫吟》為挽歌,詠人死葬于梁甫。后世用《梁甫吟》喻指意緒悲涼的詩作。
【例句】 ①曾是陪游日,徒為梁父吟。(張九齡《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臺》604)這里以《梁父吟》喻指自己所詠追懷薛公之作。②不阻蓬蓽興,得兼梁甫吟。(杜甫《同李太守登歷下古城員外新亭亭對鵲湖》2253)歷下地近泰山,梁甫為泰山下的小山,這里以梁甫吟喻指吟詩于歷下。③敢為蘇門嘯,庶作梁父吟。(杜甫《上后園山腳》2344)這里以梁父吟喻指感嘆歲月的詩作。④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杜甫《登樓》2479)這里因后主而聯想到諸葛亮與梁甫吟,以梁甫吟喻指本詩。⑤日有習池醉,愁來梁甫吟。(杜甫《初冬》2485)這里以梁甫吟自述在幕府中吟詩寄慨。⑥遙夜他鄉宿,同君梁甫吟。(錢起《酬盧十一過宿》2646)這里說同盧十一以詩唱和。⑦江海時相見,唯聞梁甫吟。(皇甫冉《酬張二仲彝》2795)這里以梁甫吟喻指張仲彝的詩作。⑧壯志征梁甫,嘉招萃楚材。(權德輿《奉和鄜州劉大夫麥秋出師遮虜有懷中朝親故》3613)這里暗用諸葛亮出山事,喻指廣泛征求賢才。⑨昔歲褒衣梁甫吟,當時已有致君心。(權德輿《奉和張仆射朝天行》3664)這里將昔日的張仆射同出山前的諸葛亮相比擬。⑩今日登高處,還聞梁父吟。(柳宗元《奉和楊尚書郴州追和故李中書夏日登北樓十韻之作依本詩韻次用》3931)這里的“梁父吟”用以象征如同諸葛亮一樣超凡脫俗、懷抱遠大的才士。作者借以暗將貶于郴州的楊於陵比作壯志待酬的諸葛亮。(11)空為梁甫吟,誰竟是知音。(方干《暮冬書懷呈友人》7459)這里用諸葛亮事,自嘆空有遠大的抱負。(12)但歌考槃詩,不學梁父吟。(吳筠《題龔山人草堂》9648)這里以“不學梁父吟”表現龔山人無意出山用世。
上一篇:梁園
下一篇:梁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