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賴特
出生在美國密西西比州的 一個種植園里。祖父是奴隸,父親在種植園里當過工人。賴特自幼過著貧窮的生活,從小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長大。深感自己是受歧視的黑人,又是“棄兒”和“局外人”,對社會、對周圍的白人世界懷著又恨又怕的反常心理。賴特的這種心理狀態,不僅在他的自傳《黑孩子》 (1945)里有生動的描述,而且在他的小說里也有所反映。
賴特喜愛德萊塞、辛克萊·路易斯和舍伍德·安德森等美國現實主義作家的作品,并深受影響。30年代美國經濟蕭條時期,他加入美國共產黨,并力圖用馬克斯主義觀點觀察社會。是美國左翼文學“抗議小說”的創始人之一。
中篇小說集《湯姆叔叔的孩子們》 (1938) 出版,奠定其文學地位。因代表作 《土生子》(1940) 而一舉成名,評論界認為因為有了此書黑人文學才在美國文學中取得地位。賴特成名后,與美共分歧,1944年退黨,兩年后去巴黎定居,直到去世。
《土生子》展現了美國黑人悲慘生活和受歧視壓迫的社會地位。小說以1938年芝加哥黑人羅伯特·尼克松謀殺一白種女人案件為藍本。用 精神分析法剖析主人公性格的病態心理。長篇小說 《局外人》 (1953) 是賴特接受了薩特等人的存在主義思想后寫成的小說。主人公雖然也是個黑人,但卻不是寫黑人的社會問題,而是借助這個形象來表述一定的存在主義思想。黑人在白人社會中要接受白人的文化,要加入這種社會生活,可是他又是個局外人,白人社會文化制度并不是屬于他的。他厭倦生活的重軛,為甩開妻子,情人和孩子,他借一交通事故假裝死亡,以為自己能自由了,卻仍到處碰壁,他用暴力殺人,惹來無窮煩惱。賴特常使讀者與書中人物一起參與事件,在小說的暴力謀殺中,讀者感到在那種情形下也會做出同樣的事情。這部小說被認為是美國第一部存在主義小說。
上一篇:西方文學·《禿頭歌女》
下一篇:西方文學·凱如阿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