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繪畫、雕塑·珂珂希卡
1886年生,維也納人,20世紀表現主義的國際性人物之一。1905年和1906年之間,珂珂希卡卷入到維也納的新藝術運動里,他的一系列題為《做夢的孩子》的石版畫,說明了克里姆特和比爾茲利對他的影響。沃爾登在1910年邀請珂珂希卡去柏林,在此之前他已成為一個本能的表現主義畫家。他在肖像畫中所做的熱情探究、特別著重于暴露內在情感,這種情感多半是屬于他們自己的,而不是被畫者本身的。
珂珂希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受重傷,因此,較長時期沒有作畫,不過他的思想,甚至風格卻一直在不停地變化。1924年始,珂珂希卡在旅行7年期間、探索了風景畫的表現問題。將自由、隨意深味的印象主義或野獸派的鮮明色彩和回到佛蘭德斯初期的風景畫傳統(tǒng)透視空間組織結合起來,創(chuàng)作了《泰晤士河的景色》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他漫長的一生中,例舉了現代表現主義的精神,即情感的力量、極度的痛苦、歡樂和自然與人的內在本質的感受。反映出珂珂希卡表現主義的個性特征。
珂珂希卡1938年在倫敦成家,1953年以后,他主要住在端士。他的作品經常保持自由性,既新鮮而又大膽。色彩更加強烈,人物塑造更加有力,有時帶有漫畫的趣味。后期的繪畫多與抽象表現主義聯(lián)系在一起,似乎是一種巧合非本意的追求。珂珂希卡的一生,始終保持著當代人的精神,而且是一位具有個人風格的表現主義者。
上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巴拉
下一篇:西方文學·繪畫、雕塑·盧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