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音樂·《一個華沙的幸存者》
為朗誦、男聲合唱及樂隊而作。勛伯格作于1947年,作品46號。是作者被迫流亡美國后所作。1947年夏,他在休養地接見了一個從華沙猶太區僥幸逃走的人,該人因藏身于地下水道而得以幸存。他口述了德國法西斯屠殺猶太人的暴行,這使勛伯格激動不已,自作詞曲,僅用12天創作了這部感人至深的杰作。全曲僅長8分鐘。朗誦者以“幸存者”身份敘述男人、女人、老人、孩子被集體趕進煤氣間被殺害前的慘景。納粹軍官怒罵著,督促士兵毆打、侮辱猶太人,還命令受害者大聲,報數以確認他將要殺死的人數。在這充滿恐怖的氣氛中,受害者突然異口同聲唱起本民族的古老信經—— 《聽吧,以色列人》(男聲合唱),顯示出人類不可戰勝的強大信念。音樂采用嚴格的十二音體系,在表現那種非人的恐怖與人類面對恐怖的偉大力量之間的尖銳沖突中,這種技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朗誦過程中,各種樂器按獨奏處理,造成各種音色對比。合唱進入時,樂隊才首次全奏十二音旋律,產生出激動人心的宏偉氣概。這部作品自1948年首演后,在世界各地的無數次演出中,常常受邀返場,并使聽眾感動得流淚。
上一篇:西方文學·舞蹈·《火柱》
下一篇:西方文學·音樂·《第二小提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