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駁詩
阿拉伯古代詩人相互吟詩舌戰采用的一種詩歌形式: 甲詩人對乙詩人吟一首詩,內容往往是對自己或本部落的矜夸,或對乙詩人或其部落的諷刺、攻擊,或二者兼而有之,乙詩人則須和詩與之相對,其詩格律、韻腳必須與甲詩人選取的格律、韻腳完全相同,即兩詩的內容須相關,韻律須一致,是為對駁詩。這種形式,起源于賈希利葉時期,盛行于伍麥葉朝。特別是伍麥葉朝三詩雄——艾赫泰勒、法拉茲達格與哲利爾之間進行對駁詩舌戰長達50年之久,被傳為阿拉伯文學史上的佳話。對駁詩采取的方法有:顛倒,即甲詩人吟詩諷刺乙,乙對詩時則把意思顛倒過去,指出甲詩中指出的缺點,正是甲本身的品格; 相對:乙在對詩中提出功過,褒貶,與甲詩相對; 針對: 兩詩人根據各自立場對同一件具體事物作不同的解釋,取不同的態度; 此外,還有批駁、恫赫、幸災樂禍等方式。
上一篇:密達薩
下一篇:小田切秀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