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基
字伯溫。處州青田(今屬浙江)人。幼聰穎,過目成誦,十四歲為郡學生員,博學多才,涉獵諸子百家,精通天文、兵法、陰符之學,向鄭復初學習濂洛性理之學,于書無不窺。名儒趙天澤把他列為江左人物之首,認為他是諸葛亮一流人物。元文宗至順四年(1333)進士,授江西高安縣縣丞,有廉直聲。行省辟之,謝去。起為江浙儒學副提舉,因違上官,辭去。后又連為數官,皆不得志,棄官逃入青田山中,著《郁離子》以見志。元順帝至正二十年(1360),明太祖下婺州;受聘至金陵,為籌劃軍國大計,翦滅群雄,建立明朝。太祖為吳王時,劉為太史令;稱帝后,為御史令。太祖洪武三年(1370),遷弘文館學士。同年十一月,大封功臣,授基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基為人正直,功高震主,受到權臣的嫉妒與太祖的猜忌。洪武四年,被賜歸老還鄉,隱居青田山中,飲酒下棋度日,絕口不談自己功勛。后因被人讒毀,至南京,引咎自責,憂憤成疾,丞相胡惟庸遣醫送藥,不久即卒。基兼工詩、詞、古文。其詩可分前、后兩期,前期為在元朝所寫作品,此時詩作多表現人民在社會動亂中所遭受的苦難,并抒發了詩人報國拯民之志和憫時傷亂之情。樂府《北風行》、《買馬詞》、《畦桑詞》、《筑城詞》等篇,或表達對時事的憂慮,或諷刺政令繁苛,或批判苦樂不均的社會現實,反映了作者對人民的同情。《贈周宗道六十四韻》中,深刻揭露和有力抨擊地方官吏和土豪劣紳向人民敲詐勒索的罪行,并進一步揭露官逼民反的真理:“破廩取菽粟,夷垣劫牛羊”,“稍或違所求,便以賊見戕”,“負屈無處訴,哀號動穹蒼,斬木為戈矛,染紅作巾裳”,“民情大不甘,怨氣結腎腸”,“恨不斬官頭,剔骨取肉嘗”。這些詩句突破了儒家的溫柔敦厚詩教,表現出戰斗精神。在其《詠史》中也肯定了武力反抗暴政的正義性:“秦人任法令,斬艾尊君師。六合始一家,恩愛始乖離。一旦山東客,揭竿以為旗。叫呼驪山徒,天下響應之。素車拜軹道,誰復為嗟咨。”這不僅是在談論歷史經驗,也是從現實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教訓。這些言志攄憤的詩歌,如錢謙益所云,“魁壘頓挫,使讀者僨張興起,如欲奮臂出其間者”(《列朝詩集小傳》)。其后期入明后作品,由于生活面狹隘,多歌頌承平和嘆老傷懷之作。亦如錢謙益所云:“乃其為詩,悲窮嘆老,咨嗟幽憂,昔年飛揚硉矹之氣,澌然無有存者”。又云:“竊窺其所為歌詩,悲惋衰颯,先后異致。其深衷托寄,有非國史、家狀所能表其微者,每衋然傷之。”(見《列朝詩集小傳》)間亦有一些氣勢豪邁之作,如《二鬼》長達一千二百馀字,描寫管理日、月二鬼(結麟與郁儀)違背上帝意旨,再造天地秩序,修理南極北極,替人民安排合適生活,結果被上帝派飛天神王捉住軟禁起來。這是以寓言形式比喻自己與宋濂擔負著重整山河、修復乾坤的使命和受到明太祖約束不能施展的苦悶。全詩想象奇特,氣勢雄偉,富于浪漫主義精神。基工于古體,其早年作品感慨蒼涼,氣勢豪邁。如:“古人盜天地,利源不可窮。今人盜農夫,歲暮山澤空。紛紛九衢內,連袖如長虹。共笑沮溺鄙,各事游冶雄。悠悠方自此,袞袞何時終?”(《感懷三十一首》)此詩不僅理語精警,而且帶有傲兀不平之氣。至于其晚年作品,則轉為清新,亦有寓幽憂憤激于恬淡者,如:“蟋蟀已在宇,鴻雁方來賓。天秋風露寒,陰谷何時春? 欲為商聲歌,恐驚梁上塵。衡門掩仲蔚,庶用存吾真。”(《秋懷》八首)把憂讒畏譏之情以極樸實平淡的語言表達出來。基為越中詩人之首,其成就只有高啟才能與之比肩,對于明代詩歌創作(特別是學者的詩歌創作)有一定影響。其著作極富,有寓言雜文集《郁離子》十卷、《覆瓿集》二十四卷(以收早年詩文為主)、《犁眉公集》五卷(晚年詩文集)、《寫情集》四卷(詞集)、《春秋明經》二卷。這些后皆被收入《誠意伯文集》。《明史》卷一二八有傳。王馨一為撰年譜一卷,有民國年間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劉克莊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別材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