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庾子山集
詩文別集。一作《庾開府集》。北周庾信撰。北周靜帝大象元年(579),滕王宇文逌結集庾信入北以來的詩文,編成文集二十卷,這就是后世傳本的祖本。據宇文逌序稱,在南朝時,庾信還曾有過建康時期的十四卷本和江陵時期的三卷本,前者“值太清罹亂,百不一存”,后者“重遭軍火,一字無遺”。《隋書·經籍志》著錄《庾信集》二十一卷,增多的一卷可能是隋平陳后所得的南朝舊作。一說隋魏澹曾奉太子命注《庾信集》,或者即由他重新編次。《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及《日本國見在書目》并著錄為二十卷,似為唐人整理隋本以符逌序,而非滕王舊帙。宋代公私書目著錄與唐無異。至元代,二十卷本已屬罕見(倪瓚《清閟閣集·與彝齋學士書》言及借閱《庾子山集》事),明、清以來,書目中雖屢稱二十卷本,實不過剿襲舊說而已。現今所見皆明人輯本,分詩集、詩文合集兩大類。詩集主要有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朱承爵(存余堂)刻四卷、明世宗嘉靖(1522—1566)間朱曰藩刻六卷、薛應旂刻《六朝詩集》本二卷,最早的存余堂本大概有南宋本殘卷為依據,又抄撮類書、總集而成的。詩文合集本有明神宗萬歷(1573—1620)中屠隆評點本《庾子山集》十六卷(《徐庾合集》)、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張燮輯《七十二家集》本《庾開府集》十六卷、天啟六年汪士賢輯《漢魏諸名家集》本《庾開府集》十二卷。明末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用張燮本,但分詩文為二卷。庾集注家除魏澹的全集注外,尚有唐張庭芳、崔令欽、宋王道珪、魏彥淵四家注《哀江南賦》一卷,惜已不傳。清代有兩家注本,一為吳兆宜《庾開府集箋注》十卷,用張溥本為底本;一為倪璠《庾子山集注》十六卷,用屠隆本為底本。吳注有揚州吳氏刊本,倪注有清圣祖康熙二十六年(1687)崇岫堂原刊本,又有中華書局1980年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地方總集·廣濟耆舊詩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庾子山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