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陶淵明年譜中之問題
論文。近人朱自清著。本篇系關于陶淵明生平事跡與陶淵明年譜研究具有總結性的專論。全文八部分,第一部分對南宋王質、吳仁杰至近代傅東華七家年譜之短長及所據資料略加論列,以下各部分則就諸家年譜中分歧最大的六個問題,即名字問題、年號甲子之爭、居址問題、出處問題、世系問題、年歲問題逐一加以評述,解亂理紛,條分縷析,持論公允,識斷往往有過人之處。如論年號甲子之爭,論列其源起,評論各家之是非,最后斷以“得不書宋號一語,吳、丁以外各家甲子年號之論皆可廢”。于出處問題,駁陶《考》,斥“恥事二姓”說,辨“赴假”猶今言銷假之義,論淵明確曾仕于劉裕、桓玄。于世系問題,辟全祖望“七世孫”之謬,規閻詠、方東樹等人之失;于年歲問題,評梁《譜》五十六歲說、古《譜》五十二歲說之得失,大抵皆能實事求是。于居址問題,謂栗里在柴桑,《廬山記》直以為淵明所居,實無確據。以史傳“潛嘗往廬山,弘令潛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之語考之,其說甚是。然據《還舊居》、《移居》二詩與顏《誄》,謂淵明始居柴桑,嗣后三經移居(上京、南村、潯陽),又輕信宋元以來地志雜說之穿鑿附會,謂“上京”為地名,淵明舊居所在,則似千慮之一失。王、吳二譜謂六載家居京師,固與事跡不合,但解“上京”為京師,實不刊之論,宋云彬《陶淵明年譜中的幾個問題》(載《新中華》復刊第六卷第三期)嘗辨之,衡之本集《答龐參軍》詩及魏晉六朝用語,其說是也。本篇首刊于民國二十三年(1934)七月《清華學報》第九卷第三期,后收入開明書店《朱自清文集》第三冊《文史論著》。許逸民輯校《陶淵明年譜·附錄》據《文集》本收錄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陶淵明年譜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陶淵明探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