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唐詩學引論
唐詩學專著。今人陳伯海著。1988年上海知識出版社出版。全書共分七篇。序說部分簡要回顧“唐詩學”作為一項專門的學問產生與發展的情況,并對該學科進一步發展提出要求。正本篇探討唐詩“風骨與興寄”、“聲律與辭章”、“興象與韻味”及“唐詩的氣象”諸問題,并以為以上諸要素構成唐詩區別于其他時代詩歌的質態。清源篇從唐詩“社會淵源”、“思想淵源”、“文學淵源”三方面考察唐詩與外部環境(包括唐詩以外之文學現象)之交流,旨在回答唐詩何以能成為唐詩之問題。別流篇考察唐詩在其發展、運行之中的軌跡及呈現出來的多種風貌。著者以揭示唐詩演進中的內在邏輯性為著眼點,于通盤檢視傳統“四唐”說及其他一些分期方法之利弊得失后,提出將唐詩整個歷史進程區劃為三大段:唐前期(即唐初至安史之亂前),為唐詩成長期;唐中期(即安史之亂爆發至穆宗長慶年間),為唐詩轉變期;唐后期(即敬宗寶歷以下至唐末),為唐詩衰蛻期。在此基礎上,著者進一步探討唐詩質素之形成、轉化及蛻變之全過程。辨體篇從唐人“古風”、“絕句”、“律詩”及“古近體的消長與同異”四方面,對唐詩體式及其流衍變化作了美學上的考察辨析。學術史篇將唐詩學之歷史進程大致劃分為五個時期:唐五代(醞釀期);宋金元(形成期);明代(發展期);清及民初(總結期);“五四”以后(創新期)。馀論部分探討唐詩在后世文學發展中之歷史作用及其于當前時代之現實意義。本書系著者從宏觀總體角度對唐詩特質、淵源、流變、體式諸范疇進行綜合性探討之研究成果,對于從整體上把握唐詩進而拓寬唐代文學研究領域建樹頗多。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詠懷詩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唐詩百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