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張獻翼
初名鵬翼,后又更名敉,字幼于。長洲(江蘇蘇州)人。年十七,以詩贄于文徵明,為文所賞識。與兄鳳翼、燕翼齊名,時人稱為“三張”。以貲入為國子監生。好《易》,十年中箋注凡三易稿。工詩。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刊刻《紈綺集》。穆宗隆慶五年(1571),游金陵,與金鑾、王寅、梅鼎祚等結清溪社。神宗萬歷三年(1575),《文起堂集》成,求序于徐繗。后有越中之行,歸訪嘉靖七子之一張佳胤,時正巡撫浙江。王世貞列其名于《四十詠》中,引為同調。獻翼為人狂放不羈,好聲妓。萬歷二十九年,蘇州以葛成為首民變,反對稅監孫隆的橫征暴斂,獻翼作《蕉扇記》傳奇譏刺其事,得罪鄉紳丁某(見陳繼儒《白石樵真稿》卷二二《書葛道人》)。三年后,養疴荒園,為仇家所殺害(見張鳳翼《處實堂后集》卷六《哭弟文》)。時哄傳其因狎妓而死,以掩飾劣紳之罪惡。《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詩文多參以俳偶。蓋獻翼雖頗與李攀龍筆札往還,而與皇甫涍尤契,故學其含咀魏、晉,而未能成家云”。其詩作能坦露胸懷,直抒情愫。在其諸體詩作中,律絕較優。如當時頗負盛名的《七夕同趙今燕賦》云:“翠帳紅妝送客亭,佳人眉黛遠山青。試從天上看河漢,今夜應無織女星。”就詩作而言,“三張”中,獻翼較佳。有《紈綺集》十一卷(今存一卷)、《文起堂集》十卷、《蘭芳集》二卷、《舞志》十二卷、《讀易紀聞》六卷、《韻考》七卷。事跡見王世貞《張幼于生志》(《翕州山人四部續稿》卷四二)、《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上。
上一篇:續稿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歸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