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紅杏山房詩鈔
詩別集。十三卷。清宋湘撰。宋湘于每一生活階段皆有詩作之結(jié)集,如:自清仁宗嘉慶元年(1796)起在北京鑲黃旗覺羅官學(xué)任教官時(shí),生活困窘,編此三年詩為《不易居齋集》;嘉慶六年主講惠州豐湖書院,編《豐湖漫草》;后返京為翰林編修,則有《燕臺(tái)剩瀋》等。湘編輯自己作品,十分注重質(zhì)量,在《燕臺(tái)剩瀋自記》中言:“自愧才學(xué)淺薄,不能配古作者,所有恭紀(jì)朝廷大典禮詩歌無一足存。其馀應(yīng)酬文字,心自薄之,了事即不復(fù)省覽。間遇登山臨水,與夫交游唱和、書畫題詞之事多不起草。”因此,所存詩作不多。其集分?jǐn)?shù)次刊刻。嘉慶七年,刊《不易居齋集》、《豐湖漫草》、《續(xù)草》。嘉慶二十五年刊刻的《紅杏山房詩鈔》,除收上述三種外,還包括《燕臺(tái)剩瀋》、《南行草》、《滇蹄集》、《紅杏山房試詩、試帖詩》、《漢書摘詠》、《后漢書摘詠》、《詞館賦鈔》。此為作者自訂本,錄詩近九百首,前有顧莼題詞。湘去世后,清穆宗同治八年(1869),宋維松重刊此集,刪去顧莼題詞,補(bǔ)入宋湘寫于湖北督糧道任上的《楚艘吟》一卷,為其最后的作品。此為湘集中錄詩最多者,約九百馀首。另有作者《南行草》手稿本(包括刻本《南行草》全部及《滇蹄集》卷一中的部分作品,但字句出入很大,編次亦有不同;還有刪不入集的一百零四首詩)以及散見的作者手跡和友人詩文集中若干集外詩、文。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壇掌故·紅葉題詩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紀(jì)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