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主要詩集·總集·感舊集
清初詩總集。十六卷。清王士禛編纂。王氏為清初詩壇領袖,交游頗廣,有影響、有成就之詩人多與士禛往來。此時(康熙初葉、中葉)正逢清詩發展的第一個高潮,“遁世之遺老,興國之碩彥,無不萃薈一時”(盧見曾序)。其作品也百花齊放,各具特色。王氏晚年感時懷舊,因而輯平生故人之詩,存歿兼錄,而成此編。全書錄詩二千五百七十二首,作者三百三十三人。搜錄之面雖廣,但絕少濫竽充數之作。士禛在京為官時“巖廊翰苑,朝會燕喜,應制投贈之作,咸樂得先生甄綜之。顧寥寥數人外,多置而不錄”(朱彝尊序)。此集在王氏生前并未編成,士禛逝世后其同鄉后進盧見曾又加以搜輯整理,每人各附小傳,并加補遺,補詩置于每卷之后。王氏輯錄故人之詩,雖然意在懷舊,但仍貫徹其論詩主張。如盧見曾所說,入選詩人“遭遇不同,情性各異,而一經先生選次,如金之入大冶,渣滓悉化”(《凡例》)。一些風格各異的作者,經過選家的處理,仿佛都變成了風格飄逸恬淡、平和蘊藉的詩人。因此,難于從此集了解清初詩壇的概貌及其發展流變。盧氏編刻此書時頗以己意重加更定,故流傳之《感舊集》已與王氏原輯有很大差異。每位作者之下由盧氏補小傳。其材料多取自王士禛之說部,有些還是親自采訪而得。小傳以記文人韻事為主,間亦雜以評論。書前有王士禛自序、朱彝尊原序及盧見曾序。有清乾隆壬申(1752)精刊本傳世。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愚山先生詩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慷慨任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