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唐庚
字子西,眉州丹稜(今屬四川)人。早年即有詩名,文采風流,人稱“小東坡”,年十四賦《明妃曲》、《題醉仙崖》諸作,老師匠手皆畏之。宋哲宗紹圣(1094—1098)間,登進士第,為州縣官。至徽宗大觀(1107—1110)中,稍遷為宗子博士。張商英薦其才,除提舉京畿常平。商英罷相,庚亦貶官,安置惠州,會赦北歸,復官承議郎,提舉上清太平宮,歸瀘南,道卒于鳳翔。庚游宦半生,其詩多寫各地聞見,有些篇什反映了百姓的疾苦、統治者的驕奢淫佚與國力的衰弱,如《城上怨》、《送趙安道下第》、《讀邸報》、《訊囚》、《內前行》、《大熟行》、《憫雨》等等,從中可見詩人的憂國憂民的熱情。其寫山川風物之作,亦頗有成就,特別是謫居惠州之詩,描南國風光,如《湖上》、《雙榕》、《雜詩》兩組等,“皆曲盡南州景物,略無憔悴悲酸之態”(《宋詩鈔》)。《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唐詩“刻意鍛煉,而不失氣格”。并引劉夷叔言其“工于屬對”。今人錢鍾書也說唐庚“在當時可能是最簡練、最緊湊的詩人”(《宋詩選注》)。其實庚亦喜用口語、俗語入詩,不故作艱澀之語如《張求》、《采藤曲效王建體》、《示蜑》皆娓娓如平日說話,不見鍛煉痕跡。庚論詩主張學杜,其語被強幼安所記述,編為《唐子西文錄》一卷。其詩文收入《眉山唐先生文集》。《宋史》卷四四三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唐史馀瀋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論著述·唐朝新定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