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黃公度
字師憲;號知稼翁,莆田(今屬福建)人。南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進士考試第一,任簽書平海軍節度判官,代還,除秘書省正字。秦檜認為公度與主戰派首領趙鼎善,不悅。檜黨迎合其意,上書彈劾公度著私史以謗時政,罷歸,主管臺州崇道觀。當初,公度赴朝,過分水嶺,曾有詩曰:“嗚咽泉流萬仞峰,斷腸從此各西東。誰知不作多時別,依舊相逢滄海中。”誣陷他的人即以此為詞,言其欲趙鼎歸來,以觸秦檜之怒,再貶判肇慶府。秦檜死,召還為吏部考功員外郎,尋以疾卒。南宋初定時期,朝廷一味向金稱臣納貢以求茍安,使正直的士大夫感到屈辱與壓抑。公度的許多作品反映了士大夫的這種情緒,如《悲秋》、《春日懷王慶長》、《送陳應求赴官》、《秋城晚望》、《奧村晚望》、《初秋夜坐》、《返照》、《倚薄》、《閑居》等,皆以明暢的詩句表現了“平生憂國意,客至問朝廷”之心態。公度五、七言律詩較佳。林大鼐志其墓云“詩效杜甫,古格律句法逼真”,大體近實,但無杜詩深沉,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言其“平易淺顯”。著有《漢書鐫誤》,已佚。今存《知稼翁集》、《知稼翁詞》。《宋史翼》卷二四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鮑溶詩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黃庭堅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