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成廷珪
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禮執。揚州(今屬江蘇)人。好學而不求仕進,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有山林意趣,自題所居為居竹軒。自謂:“仕宦無天分,田園無先業,學藝無他能,惟習氣在篇什,朝哦夕諷,聊以自娛而已?!?見《元詩選》成廷珪小傳)其作詩態度十分認真,以至入迷,與人談論,心中卻“注思揣練,有得則躍躍以喜,一字或聱,必帖乃已”(張翥序)。與當時著名詩人張翥友善,其音律體制,往往得益于張。又與名詩人楊維楨、危素、余闕、張雨、倪瓚等人相唱和。元末之亂中,避于吳中,后歿于松江,年七十馀。其詩能反映元末社會的動亂情景,如《戚戚行》、《聞中原河決盜起有感》、《賦林泉民》等。五言詩務求自然,不事雕琢。七言律詩最工,其友人鄒奕稱其聲名與張翥相頡頏,其實張翥七律一氣貫注,頗有氣勢,為廷珪所不及。七言古詩則清華遒麗,如《半山歌為馀干周逸君作……》、《雪舟歌為王子中賦》等。鄒奕稱廷珪“能揣練六朝之情思,以入唐人之聲律,變化尋常之言為警策之句”(見《元詩選》成廷珪小傳)。其名作《題宋徽宗白頭翁圖》即屬此類作品。著有《居竹軒集》。顧嗣立《元詩選》二集戊集有其小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感興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戰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