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靈一
俗姓吳,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家世富。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以九歲童子出家。十三歲削發,從揚州慶霎寺僧法慎師學相部律,造微臻極。肅宗至德(756—758)間,在會稽若耶溪霎門寺,與皇甫冉、劉長卿等有寄唱。又舍于會稽南山之南懸溜寺,與僧友隱空、虔印、靜虛討論佛經義諦。后移馀杭宜豐寺。代宗寶應元年(762)十月圓寂于杭州龍興寺,年僅三十六。工詩,禪誦之隙,輒賦詩歌,與張繼、皇甫冉、皇甫曾、劉長卿、嚴維、陸羽、朱放、張南史、獨孤及等結為方外交,過從唱和甚密。其詩多為近體,無論寫景、贈別,均以清新流暢為特色。獨孤及稱其“與太初元精合其純粹”,又謂“潘、阮之遺韻,江、謝之缺文,公能綴之”(《唐故揚州慶霎寺律師一公塔銘并序》)。高仲武評曰:“自齊梁以來,道人工文多矣,罕有入其流者。一公乃能刻意精妙,與士大夫更相迭和,不其偉歟。”(《中興間氣集》)并選其詩四首入集。嘗著有《法性論》。《直齋書錄解題》著錄《靈一集》一卷。《全唐詩》編其詩為一卷。事見獨孤及《唐故揚州慶雲寺律師一公塔銘并序》、《宋高僧傳》卷一五、《唐才子傳校箋》卷三。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澹齋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焦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