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金履祥
初名祥,入學后更名開祥,后又改名履祥,字吉父,或作吉甫,號仁山,蘭溪(今屬浙江)人。少時穎悟,于書無所不窺,其學遍及天文、地理、禮樂、田乘、兵謀、陰陽、律歷諸領域。及壯,師事同郡之名儒王柏,又從何基游,專攻濂洛之學,頗有成就。南宋恭帝德祐(1275—1276)初,召以史館編修,未及用而宋亡。入元,無仕進意,隱居于金華山中,著書立說以教授弟子為生。晚年講學于麗澤書院,元代及明初金華學派之名儒多出其門。履祥能詩文,其詩學北宋邵雍,仿佛“擊壤”之一肢一節。并編《濂洛風雅》、專收兩宋道學家之詩,仿照《江西詩社宗派圖》作《濂洛詩派圖》,將道學家作品獨標一體,頗為歷來論者所訾議。履祥詩多說理論道之作,而較之《擊壤集》中佳作,相去遠甚。只有一些寫景和抒發個人情感之作,稍有韻味,如《箕子操》、《小龍門》等。著有《通鑒前編》、《大學指義》、《尚書表注》、《論孟集注考證》等。詩文收入《仁山集》,柳貫為作《行狀》。《宋季忠義錄》卷一二有傳,《元史》卷一八九亦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野田黃雀行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金銅仙人辭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