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白珽
字廷玉,號湛淵,晚號棲霞山人。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八歲能賦詩,長習科舉業,南宋度宗咸淳(1265—1274)中,與仇遠同以詩名。宋亡后以授館為業,伯顏、程鉅夫、劉伯宣先后相薦,皆不赴,后李衎力起之,授太平路儒學正,不久代理教授事,升江浙等處儒學副提舉,再遷蘭溪州判官,致仕。先結廬于西湖金沙灘,門外有泉,題為湛淵,因以自號。晚年歸老棲霞山,又號棲霞山人。元文宗天歷元年(1328)卒,年八十一。方回言其冠絕古人,有英雄大丈夫氣。他的描寫山水田園的詩,人或稱其“逼陶、韋”,不過有的詩也受南宋范成大田園詩的影響,如《馀杭四月》,對農村風光的描寫不在抒發隱逸閑適情趣,而是寫得生氣盎然,與陶、韋有所不同。其詩不事雕琢,風格古雅,布局嚴整,如《春日田園雜興》、《山中懷友》、《游天竺寺》等詩,前首的布局謀篇就深得當時月泉吟社的好評。珽詩格甚高,與他同時的戴表元、方回和劉辰翁等人都很推崇他的詩。著有《湛淵集》,原集已佚,今本為清人所輯。《新元史》卷二三七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白居易評傳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白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