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叔承
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又更字子幻,號昆侖山人。吳江(今屬江蘇)人。家貧贅?gòu)D家,為婦翁所逐,不予一錢,乃攜婦歸奉母,而貧益甚。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至彰德,訪客居趙王處的鄭若庸,因趙王貴倨,他不愿見之,乃作“羞向侯門待晚餐”詩而辭去。后客大學(xué)士李春芳處,縱觀西苑、南內(nèi)之勝,作漢宮數(shù)十曲,流聞禁中。性嗜酒,李春芳有時囑其撰述應(yīng)制祝釐之作,常醉而弗應(yīng)。久之乃謝歸,縱游吳越山水,繼而又赴閩、楚、塞上。從塞上歸里后不復(fù)出。年六十五卒。他才情煥發(fā),善寫七言歌行。王世懋序其詩,謂其七言歌行“頃刻數(shù)百千言,可喜可愕,種種變幻,真能以牛溲馬勃為藥餌,嘻笑怒罵為文章”(轉(zhuǎn)引自《列朝詩集小傳》)。如其《趙州柏林寺雙壁畫水歌》之描寫水態(tài)就有這樣特色。著有《壯游篇》三卷、《吳越游編》八卷、《荔子編》二卷、《瀟湘編》二卷、《岳色編》二卷等。其生平見王世貞撰《昆侖山人傳》(弇州山人續(xù)稿》卷七四)、《明史》卷二八八、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等。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作名·玉階怨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王士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