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作名·塗山歌
古歌名。傳為夏禹時塗山人所歌。見《藝文類聚》卷九九、《太平御覽》卷五七一所引《呂氏春秋》。其詞云:“綏綏白狐,九尾痝痝。成于家室,我都攸昌。”(《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所引,除與以上四句文字稍有不同外,另增四言四句)據稱夏禹三十未娶,行至塗山。有人以“恐時暮失嗣”為由,勸其擇偶。夏禹則說:“吾之娶必有應也。”乃有白狐九尾出現,夏禹說:“白者,吾服也;九尾者,其證也(《吳越春秋》作“王之證也”,可從)。”塗山人為他唱了這首歌,夏禹于是娶塗山女為妻。又《呂氏春秋·音初》記:夏禹因去南方巡視未與塗山女舉行婚禮,“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按:禹與塗山女事又見《楚辭·天問》、《淮南子》(《漢書·武帝紀》顏注引)諸書,當是上古夏禹治水神話中一個片斷,非歷史史實。《呂氏春秋》以為這是南國歌謠之始,下開《周南》、《召南》,是研究歌謠史的重要資料。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圭塘小稿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概念·夸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