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詩壇掌故·黍離麥秀
《詩經·王風·黍離》序:“《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黍離。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史記·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過故殷虛,感官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與我好兮!’所謂狡童者,紂也。殷民聞之,皆為流涕。”后遂以黍離、麥秀以指亡國之痛。晉向秀《思舊賦》:“瞻曠野之蕭條兮,息余駕乎城隅……嘆《黍離》之愍周兮,悲《麥秀》于殷墟。”晉陸機《辯亡論》下:“夫然,故能保其社稷而固其土宇,《麥秀》無悲殷之思,《黍離》無愍周之感矣。”宋王安石《金陵懷古》詩:“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清史稿·莊元辰傳》:“陛下試念兩都黍離麥秀之悲,則居處必不安。”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黃輝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龔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