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 怡志堂詩初編》新詩鑒賞
詩別集,又名《來鶴山房詩草》,八卷,清朱琦撰。琦(1803~1861)字伯韓,一說字濂甫,號伯韓,廣西臨桂(今廣西桂林)人。道光十五年(1835)進士,由編修遷御史,負氣敢言,有直聲。后在杭州總理團練局,太平天國陷杭州,自殺。
朱氏憂國憂民,其詩反映了鴉片戰爭前后的社會面貌,展示了當時民生艱難和官場的黑暗,如《河決行》《秋感》等。他在《官誡贈陳子瑞宰西安》組詩中講明為官之道的同時,亦揭露了吏治的腐敗,從中可見作為清政府支柱的基層吏役人員已腐朽不堪。朱詩比較全面地表現了鴉片戰爭的全過程,《感事詩》從鴉片流毒中國寫到割讓香港,最后指明真正愛國的是廣大人民群眾:“昨覽檄夷書,疾聲恣丑詆。忠義仍在民,茍祿亦可恥。古人重召募,鄉團良足倚。剿撫協機宜,猖獗胡至此!”作者主張面對強敵,要依靠民氣和入侵者作殊死斗爭。
朱氏為在戰爭中英勇獻身的民族英雄寫了大量的詩篇,如寫關天培的《關將軍挽歌》,寫陳化成的《吳淞陳老將(化成)歌》,寫朱貴的《朱副將戰歿他鎮兵遂潰詩以哀之》,這些都是歌頌愛國將領的。
作者還注意到廣大士卒的愛國主義精神,也為他們譜寫了一曲曲贊歌:“城頭黯淡城門開,天狼星墮聲如雷。赤發猙猙遽突出,飛炮如雨從天來。我兵直入不畏死,前軍失陷后軍止。妖童噴霧作狡獪,截江闌殺火又起。回軍與角者為誰?巴州郡士幽州兒。手中剩有槍半段,大呼斫陣山為摧。危哉銜枚誤深入,一賊橫刀勢將及。抽刀斷賊撾其馬,揮鞭疾渡水沒踝。背后但聞呼號聲,狼兵三五奔至城。可憐此輩號驍敢,手縛鮫魚口生啖。奈何一煉付燼灰,勾余山頭鼓聲慘。”(《狼兵收寧波失利書憤》)詩人筆下的士兵群體個個勇敢爭先,至死英靈不沒。詩中的戰爭場面寫得極生動、細致,非親歷是難以及此的。這類作品還鞭撻了臨陣脫逃和納款投降的各級官吏。如《老兵嘆》中的廈門主帥、《鎮江小吏》中的指使者。
朱氏還有《新鐃歌》四十首描寫清王朝的發跡史,此組詩從努爾哈赤起于長白一直寫到乾隆之世平定大小金川。在贊頌清先世武功的同時,也有諷刺當時軍備廢弛、兵力衰弱之意。
朱詩長于古體,特別是長篇雄深峻邁、風骨俊逸,善于記事,出入于唐宋之間。
有咸豐間代州馮氏刊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中興間氣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半行庵詩稿》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