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 雪翁詩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十五卷,明魏耕撰。耕(1614~1663)初名時珩,字楚白,甲申后改名為耕,又名甦,字野夫,號雪竇,慈溪(今屬浙江)人。明諸生,明亡后交結豪俠,志圖大事,曾投書鄭成功建議入長江下金陵,事敗,又聯絡張煌言以圖恢復。后為清政府所執,不屈,被害于杭州。
魏氏是清初散在東南各地抗清武裝力量的聯絡者和策劃者,其詩多為記事之作,記錄了江浙一帶人民前仆后繼,不屈不撓投身于抗清斗爭的情景和作者抱著堅定的民族信念四處活動,秘密聯絡奔走于國事的情況。如《醉時歌與朱廿二》敘述朱氏貴族子弟已經破落到“黃金白鏹隨手盡,一身落魄東南城。可憐疏布纏粗骨,蕭瑟秋風不掩脛”的地步,可是他還收留被追捕的抗清義士,事敗后他“頸系青絲腳拴木,同日義侶被束縛。爺娘捶胸不敢送,親戚攔街齊痛哭”。然后描寫朱氏如何抱著英勇就義的決心,不料,被釋放了,于是他乞食于市。又如《南屏夏夜柬懷徐行,時送客三峽,轉之滇中》是寫送人去聯絡永歷南明政權,并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遠走滇中。這類作品充斥于集中。魏詩除了表現作者不顧妻孥的愛國精神外,有些詩篇還反映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認識:“誰言人生直如矢,蒼蒼反復曲如鉤。不見城中達官騎大馬,殺人多者居上頭。”(《彈鋏歌》)因此作者對人生的態度是“丈夫途窮困苦亦憔悴,豈肯脅肩諂笑事權貴。”其《柳麻子說書歌行》生動地描繪說書藝人柳敬亭的藝術魅力,并寄寓了家國之感。
魏詩古體學李白,奔放豪邁,近體學杜甫,蒼涼悲壯,有較高的藝術成就,并在明末清初詩壇獨樹一幟。
魏集在清代列為禁書,終清之世,無人刊刻。民國間張壽鏞從魏氏后裔魏友枋手中得到此集抄本。張氏以此為底本,又參照伏跗堂抄本,以及《甬上續耆舊詩》,對魏集抄本作了校改,收入《四明叢書》。浙江古籍出版社據此本加以標點校勘,于1985年排印出版。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小倉山房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忠雅堂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