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 默庵吟稿》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十卷,詩八卷,明馮舒撰。舒(1593~1645?)字已蒼,號默庵,江蘇常熟人。明諸生,與其弟班齊名,號“二馮”。崇禎十年(1637)因錢謙益、瞿式耜一案被牽連入京,其性亢直,不避權勢,順治初因為民請命,爭之于邑令,被殺。
馮氏重視當時重大社會問題,舉凡明末政治黑暗,百姓貧困,社會瘡痍和清初人民所遭受的災難均在其詩有所反映。作者被捕北上所寫《泊揚州關,關外民居毀盡,憮然傷之》《宿禹城,煙火斷絕,悵然感懷》《入良鄉縣,到縣治,縣官正治事,吏胥伍伯不數人,清簡可怪,土人云亦以兵故》等詩描繪了由于災荒兵亂以及清兵入侵所造成的民生凋敝和城市村莊的殘破。《獄中有五所,入之次日,自左移前得土炕臥》等作品不僅描寫了獄中的黑暗,而且反映了當時監獄形制。清軍在江南燒殺擄掠也在馮詩中有所反映:“憶昨前年七月半,殺人不異屠犧牲。只今白骨竟何在?無乃冰雪相支撐。血流遍地未可洗,白雪得無今亦。”(《雪夜歸村中即事》)馮氏晚年作品多表現故國之思和他對滿族統治者的不滿,《早春述懷次夕公韻》一和再和前后共寫了四十首都是亡國之痛的:“不信人間行路難,摩挲老眼若為看。喜人魑魅神愈王,擇肉豺狼技未殫。三戶未亡秦社稷,一丘空掩晉衣冠。欲歌欲泣渾無賴,只向東風發浩嘆。”(其六)其感情激烈,遠過其弟。“乍思嗛石填滄海,又擬狂奔植鄧林”(其七)。“從來天地無窮恨,盡入貧窮一寸懷”(《其十》)。《吳農嘆》描繪了老百姓所遭受的民族壓迫,并指斥清統治者:“莫恃弓矢威,須憂天意去!天意亦昭昭,斯民忍獨苦?”作者從明末清初如火如荼的斗爭中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赤貞兼馮氏推崇溫李,雅愛西昆,也有不少模仿齊梁的作品。其詩風纏綿含蓄,富于詞藻,精于用典。
馮集分為《空居集》(早期作品,錄詩一百三十四首)《北征集》(北上時的作品,錄詩一百首)《浮海集》(南游菩陀時作,錄詩二十首)《避人集》(清兵南下,作者避亂時作品,錄詩一百十一首)《幽違集》(作者晚年之作,錄詩五十九首)。有清初世豸堂原刻本。
常見者有民國十四年(1925)張鳴排印本。收入《常熟二馮先生集》。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弱水草堂詩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詞曲總集·別集·曲·唾窗絨》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