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詩淵》新詩鑒賞
類書,不知編者,《文淵閣書目》曾著錄此書。其成書年代大約與《永樂大典》相同,或稍偏后。此書恐未刊刻,只有手稿本流傳。
全書共分天、地、人三大部分,天部已佚,地、人二部分也不全,現存殘本分裝二十五冊,近三百萬字。從收錄情況來看可能為明初人所編。
書中所收作品上自魏晉六朝,下至明初,共約五萬多首。收錄唐以前作品少一些,但多為名家之作。唐、宋、元三代收錄較多,其中宋最多,是目前所見到的收輯宋詩最為豐富的總集之一。其中約有十分之二三不見于傳世的各種別集、總集,還包括了一些名家的佚作、中小作家的佚集以及大量聲聞不彰的詩人的作品,許多詩歌作者僅見于此書。收錄詩歌的內容也極豐富,題材廣泛,天、地、人的事物無所不及。另外還收錄詞近千首,其中有一半左右不見他本流傳,今人孔凡禮的《全宋詞補遺》主要依據此書。《詩淵》所依據的是宋、元、明初的版本或寫本,其距作者時代較近,也比較近真,因之可以用之校正現在流傳本之誤,或流傳本之闕。另外,編者態度嚴肅認真,忠實原文,不輕易改動原作面貌,因此亦可以補某些古籍的脫訛。此書編輯者文化水平不高,可能是應書坊之邀而編,后來不知因何未能出版,由于收錄詩多而被皇家的“文淵閣”所收錄,得以稿本傳世。宋元書坊編輯詩文總集為了便于讀者使用(主要是學詩的過程中摹擬),多用“分門纂類”的方法,本書也是如此。全書分若干“門”,于“門”下再分“類”,然后編排所錄入詩。由于編輯水平有限,而分類標準往往只根據詩題,收錄次第十分混亂。據今人陳尚君考證(見《文獻》1995年第1期《〈詩淵〉全編求原》),本書原應有十七門,包括天文、地理、時令、花木、鳥獸、宮室、器用、人物、身體、聲色、衣服、珍寶、飲食、文史、數目、方隅、人事。全佚者六門:天文、時令、人物、聲色、數目、方隅。殘者為地理、文史兩門。本書在書的編排和我們了解古代文獻的編纂情況方面,為研究我國古代詩歌和整理古代詩總集、別集方面提供了豐富的、可信賴的資料。
有書目文獻出版社影印本(分裝六冊)。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南宋雜事詩》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詞論·古今詞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