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帶經堂詩話》新詩鑒賞
詩論,三十卷,清王士禛撰,張宗柟編纂。士禛見《十種唐詩選》。宗柟(1704~1765)字汝棟,別號含廣,浙江海鹽人。諸生,困于場屋,省試十五回而不遇。
士禛為康熙間詩壇領袖,又是“神韻說”的倡導者,可是他的論詩主張多散見于諸書,沒有一部他所自撰的詩話能系統反映其詩學觀點。張氏是士禛崇拜者,他雜取王氏所著書十八種,包括《漁洋文》十四卷,《蜀道驛程記》《古詩選·凡例》《皇華記聞》《南來志》《廣州游覽小志》《池北偶談》《蠶尾文》《蠶尾續文》《秦蜀驛程后記》《隴蜀余聞》《香祖筆記》《漁洋詩話》《古夫于亭雜錄》《唐人萬首絕句選·凡例》《分甘余話》等。從中截取論詩之語二千余條,分為八門、六十四類,每類之中以時間先后排列(如有參錯,則以王氏自撰寫年譜為歸)。用以反映王氏論詩全貌。其中最重要的乃在“綜論”“懸解”兩門。王氏關于詩學的論述與發揮多在這兩門之中。
“總集門”中收錄了王氏許多為詩集所寫的序論、題識、凡例,可見他對許多詩集的評價;“眾妙門”評論、品藻歷代詩歌作品,表彰或批評古今一些有影響的詩人;“考證門”解釋詩歌字句意義,考訂詩歌中涉及的名物制度,以及辨析真偽,校勘訛誤。
“記載”“談叢”二類中雜錄了一些有關詩人和詩歌作品的史料。書中間附編按語,亦時有有得之言。
此書之病:一是收錄不全。王氏一些門人弟子記錄的論詩之語未收入,《唐賢三昧集》的一些有關文字也未錄入。二是“門類太多,或嫌瑣雜;重文并錄,又近贅疣”(李慈銘語)。三是分類不當。王氏標舉神韻,而直接用“神韻”二字發揮自己論詩主張之處并不多。此書應該專立“神韻”一類,把王士禛與“神韻”有關的種種言論集中于此,使讀者便于查找。
卷首之“御筆”“應制”二類,亦令讀者不免生佛頭著糞之感。
此書由今人戴鴻森刪去重復,校訂訛誤,加以標點。由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排印出版。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竹山詞》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宋文鑒》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