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詩論· 頤山詩話》新詩鑒賞
詩論,一卷,明安磐撰。磐(生卒年不詳)字石公,號頤山,嘉定州(今四川樂山)人。弘治乙丑(1505)進士,改庶吉士,進都給事中。因議大禮,被笞、免官,萬歷改元,贈太常少卿。
此書自序云:“詩言志,詩話又以論詩也,故詩難而論詩又難。”但書中論詩之語并不多,以記事為主。其論詩亦主嚴羽《滄浪詩話》“妙悟”說,此為明人詩學風尚,但不一味尊唐抑宋,對蘇軾、韓駒等人作品有所稱頌。對于道學家作品,所謂“邵堯夫體”者曾予譏評:“楊月湖方震(即楊廉)選陳公甫(即陳憲章)、莊孔陽(即莊㫤)之詩,謂別出新格,高處不論唐人。二家全集不暇詳論,就其所選,其卓然過唐者,余亦未見也。二公詩本學堯夫。公甫興致盡高,孔陽一味怒罵,較之堯夫安閑宏闊已不同矣。月湖云:‘子美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視孔陽溪邊鳥共天機語,擔上梅挑太極行,尚隔幾塵?以是知工于辭而淺于理者之未足貴也。’月湖所謂高于唐人者以此,予謂不然。蛺蝶之穿花、蜻蜓之點水,各具一太極,各自一天機,亦‘鳶飛魚躍’之意也。奚必待說天機,太極始謂之理哉!且‘穿’字更著‘深深’字‘,點’字更著‘款款’字,微妙流轉,非余子可到。就以理言‘,擔挑太極’全不成語也。”
自《濂洛風雅》問世以來,類似語錄的“邵堯夫體”詩在缺少文采、又鄙視文學創作的理學家中頗為流行。并以此驕人,也受到一些人的贊賞。這對詩歌創作有著很壞的影響。因此,安氏對陳、莊二人詩和楊廉謬論的批評是正確的、有意義的。
書中還提出《木蘭辭》不是唐以前人作品,而是唐人擬作。作者從此詩的風格和詩中所反映的制度、所用的詞藻揭示了其內在矛盾,給后人考證以啟示。
此書有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樊川詩集注》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談藝錄》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