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詞論· 蓮子居詞話》新詩鑒賞
詞論,四卷,清吳衡照撰。衡照(1771~?)字夏治,號子律。海寧(今屬浙江)人。嘉慶十六年(1811)進士,官金華府教授,精倚聲之學。
此書偏重討論詞的格律音韻。校正《詞律》之訛謬,考訂詞韻之分合,評定詞人作品之優劣,折衷古今論詞者之是非,間亦紀錄遺聞佚事,內容頗豐富。
如對萬樹《詞律》評論說:“萬紅友當轇轕榛楛之時,為詞宗護法,可謂功臣。舊譜編類排體,以及調同名異,調異名同,乖舛蒙混,無庸議矣。其于段落句讀,韻腳平仄間,尤多模糊。紅友《詞律》,一一訂正,辯駁極當。所論上、去、入三聲,上、入可替平,去則獨異……煞尾字必用何音方為入格……均造微之論。”也指出《詞律》之遺漏和使用概念錯誤,比較公允。
在論詞時也頗多精辟之見。如言“易安‘眼波才動被人猜’,矜持得妙。淑真‘嬌癡不怕人猜’,放誕得妙。均善于言情”。又云:“言情以雅為宗,語豐則意尚巧,意褻則語貴曲。顧夐《訴衷情》云云,張泌《江城子》云云,直是傖父唇舌,都乏佳致。”“言情之詞,必藉景色映托,乃具深婉流美之致。”
從吳氏對李清照和朱淑真作品的評論可見他很少道學氣。對她們所表達的少女優美情懷是贊賞的。但是他反對言情流于猥褻,主張“雅”和含蓄。
吳氏受到浙派詞論的影響,對南宋詞評價頗高,第一卷第二條即為姜夔立傳,為《詞旨》增補《山中白云》警句,以“清空”作為衡量一些詞人的尺度,對朱彝尊等人作品也極為稱贊。
此書初刻于道光壬辰年(1832)汪氏振綺堂刊本,同治間有退補齋再刊本。
常見者有中華書局1986年排印《詞話叢編》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祝氏集略》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詩話總龜》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