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皇清百名家詩》新詩鑒賞
清詩總集,八十九卷,清魏憲編纂。憲字惟度,福清(今屬福建)人。明諸生,入清不仕。撰《枕江樓集》十卷。
魏氏大約為福建一帶操選政者,其清詩選本還有《詩持》一至四集。此書號稱“百家”,實則九十一家,葉方露以下十人,未得其詩,先列其名,意在聲氣標榜。編者認為明曹學佺有《十二代詩選》止于明之天啟,因選此集補之,選錄自明代天啟甲子(1624)至康熙壬子(1672)之詩,共得百家。登錄姓氏以得到詩卷前后為順序,每家之前各有小“引”,為詩人小傳,并包括編者對詩人及其詩的評論。
此編以清初名公大老魏裔介為首,所取亦多達官顯宦、名公巨卿。以編者自己作品殿后,并言自己入選之詩是為“同學諸子所論定”,并吹噓說:“然魏子之詩不與選是徒有鉶羹而亡至味,寧免遺珠之誚乎?”仿佛入選九十家之詩歌皆不如魏憲,其實魏憲的詩文“皆未成家”(鄧之誠語,見《清詩紀事初編》),清陳融《顒園詩話》評及《皇清百名家詩》言其“闕略”太甚“為時所訾”,又引《注韓居詩話》云:“惟度嘗選百家詩,入選多顯宦,刻己于末,而秀水朱竹垞(彝尊)檢討不與焉。檢討有詩云:‘近來論詩多序爵,不及歸田七品官。直待書坊有陳起,江湖諸集庶齊刊。’蓋指此也。”因為清初最重要的詩人如朱彝尊、毛奇齡、錢澄之、屈大均、顧炎武、李因篤皆未能入選,自然也就降低了它的價值,人們對它評價甚低。從此書的編輯與評論中可看到當時選家被“官”和“錢”所左右的情況。
此書有康熙間枕江樓刊本,后又有聚錦堂刊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感舊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清詩話續編》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