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總集· 御覽詩》新詩鑒賞
唐詩選本,一卷,唐令狐楚編選。楚(765~836)字毅士,宜州華原(陜西省耀縣)人。貞元七年登進士第,官至吏部尚書、檢校尚書左仆射,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于官。
元和十二年(817)編者為中書舍人,進奉此集于當時的憲宗皇帝,故稱《御覽詩》。
此編選詩二百八十六首,作者三十人,除了韋應物為天寶舊人外,其他均為大歷以下人,其中選盧綸(三十二首)、楊凝(三十九首)、李益(三十六首)為最多。他們都是大歷前后的代表作家,特別是李益在當時是享大名之詩人,所以入選作品獨多。所選作品以氣象高華、辭藻婉麗為主,絕大多數作品是五言、七言的律詩和絕句。許多的律絕還標以樂府之名,如《折楊柳》《采蓮》《巫山高》《出塞曲》《玉階怨》《關山月》《新樂府》等等。這些篇章在當時可能是入樂的。由此可知,此集不僅是為備呈御覽,而且適用于歌筵舞宴,以供教坊之樂人演唱。因此,本集入選之詩幾乎沒有可供皇帝以觀民風民情之作。大歷以前選家注重古體,《篋中集》自不必說,《河岳英靈集》編者自稱“新聲”“古體”并重,但所選“新聲”也僅占四分之一;到了此編幾乎是全選近體,可見近體詩在元和間已得到社會廣泛認同。
此書收入《唐人選唐詩》,有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排印本。
上一篇:《詞曲總集·別集·詞·東坡樂府箋》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玉溪生詩集箋注》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