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 華陽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三卷,詩賦二卷,唐顧況撰。況(727?~820?)字逋翁,晚年自號悲翁、華陽山人,蘇州海鹽縣(今屬浙江)人。至德二載(757)進士,曾任鎮海節度使韓滉判官,貞元三年(787)為校書郎、著作郎,后被貶為饒州司戶參軍,貞元十年辭官,全家隱居茅山。
顧氏推重“風雅”,根據《詩經》的諷喻精神寫了《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篇》,揭露統治階級對農民的殘酷盤剝,描寫人民所受的種種苦難,并在詩前標明自己的寫作意圖,如“《囝》哀閩也”;“《筑城》刺臨戎也”;“《持斧》啟戎士也”等。其中《囝》反映福建盛行的掠賣奴隸之風,小孩子被掠后閹割為奴,極為悲慘,詩寫得也很沉痛,但因詩用四言,語句笨拙,藝術上不成功。顧況這類作品大多數藝術上不太成功。顧氏一些表現仕途艱險和感慨自己遭遇坎坷的作品,情致婉然,較為感人。顧詩語言通俗,并有意學習方言,學習民歌俚曲。
顧集原三十卷,已佚,現在三卷本乃明顧名端所輯,刊于萬歷間,后清刊本多由此出。另有今人趙昌平整理校點之《顧況詩集》,于1983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排印出版。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魏晉南北朝部分·魏武帝魏文帝詩注》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總集·古詩鏡》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