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論·詞論· 填詞雜說》新詩鑒賞
詞論,一卷,清沈謙撰。謙(1620~1670),字庇矜,號東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聰慧,六歲能辨四聲,工詩古文,為“西泠十子”之一,明諸生,入清棄去。
全書共三十二條,論詞以二李(李煜、李清照)、秦觀為“當行本色”。甚至贊揚李煜詞為詞中“南面王”。
對于辛棄疾這樣豪放派詞人,也只肯定其《祝英臺近》這類作品:“‘寶釵分,桃葉渡’一曲,昵狎溫柔,魂銷意盡,才人伎倆,真不可測。”
沈氏也注重填詞技術技巧,言“小調要言短意長,忌尖弱。中調要骨肉停勻,忌平板。長調要操縱自如,忌粗率。能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語,綿婉中著一二激勵語,尤見錯綜”,“詞不在大小淺深,貴于移情”,“白描不可近俗,修飾不得太文,生香真色,在離即之間,不特難知、亦難言”。他還提出填詞之要訣:“詞要不亢不卑,不觸不悖,驀然而來,悠然而逝。立意貴新,設色貴雅,構局貴變,言情貴含蓄。如驕馬弄銜而欲行,粲女窺簾而未出,得之矣。”這些都屬于婉約派對詞的規范,也近于張炎的論詞主張,和當時流行于浙西(包括杭州、嘉興等地)浙派詞人理論是有一致之處的。
此書收入《詞話叢編》。
有中華書局1986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總集·讀雪山房唐詩鈔》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唐五代部分·王子安集注》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