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人物·李斯
秦朝的開國功臣。楚國上蔡 (今屬河南)人,初為郡小吏,據《史記·李斯列傳》,改變這位風云人物人生觀念的卻是老鼠。他在吏舍廁所中見到的老鼠,吃的是污穢之物,遇人犬就驚恐萬狀; 而在糧庫中見到的老鼠,吃的卻是粟米,居住在倉庫中,也沒有人犬之憂。李斯感嘆說: “人的命運也跟這老鼠一樣,就看你自己怎么處世啊。”于是就拜荀卿為師,學習帝王之術。他看不起昏庸無能的楚王,便在學成之后,離開祖國,來到秦國。他的目的非常明確:要選擇一位蓋世雄才,自己才能青云直上。李斯入秦后,先為秦相呂不韋舍人,后以 “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 的謀略為秦王政激賞,拜為客卿。秦王政十年 (前237),發生韓國間諜一案,王族大臣認為所有來自外國的人都有間諜嫌疑,于是將他們統統驅逐出境。李斯在被逐出秦國的路上,給秦王政上書,這就是著名的《諫逐客疏》。秦王政被說動了,派人追回李斯,官復原職,后來又升為廷尉,即最高法院大法官。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天下,自稱始皇,任命李斯為丞相。秦王朝徹底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以及焚書坑儒,禁止私學,都出自李斯的建議。這些都是法家帝王之術的構想,而在李斯手中變成了現實。李斯成為秦始皇創建 “萬年王朝” 的元勛。秦王朝 “書同文”,李斯特創“小篆” 一體,作為統一文字的標準。秦始皇巡游天下,到處刻石立碑,傳說這些碑文 (如《泰山刻石》、《瑯琊刻石》等)大都是李斯的手筆。秦始皇死時,李斯和宦官趙高俱受遺命,但他們各懷私心,于是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太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寵信趙高,趙高的權力欲也不斷膨脹。這位 “指鹿為馬” 的宦官雖然沒有李斯的治國方略,但在玩弄權術上卻比李斯棋高一籌。當時陳勝、吳廣已經揭竿而起,趙高卻引誘秦二世在宮中尋歡作樂。他還設下圈套,請李斯趁皇帝閑暇的時候去進諫,誰知李斯按照趙高通知的時間去宮中時,正遇上秦二世與宮女嬉戲燕樂。秦二世非常生氣: “我常多閑日,丞相不來; 我今天正燕樂,丞相就來奏事。丞相眼中哪里有我這個皇帝!”趙高趁機進讒,說李斯自以為有擁立之功,想 “裂地而王”,又說李斯的兒子李由與陳勝等有文書往來,圖謀不軌。秦二世大怒,下令將李斯下獄,由趙高全權審理。李斯熬不過毒打折磨,承認有謀反之舉。但他自負有雄辯之才,且有大功于秦王朝,實無反心,遂從獄中上書,歷數自己一生為秦王朝立下的汗馬功勞,希望秦二世醒悟。這封上書自然被趙高扣壓。趙高連續派親信,裝作秦二世派來提審李斯的特使,只要李斯一反供,就朝死里打。等到秦二世真地派人來獄中復驗時,李斯再也不敢改口。秦二世慶幸地說: “要不是趙君,我差點被丞相所賣。” 秦二世二年七月,李斯被腰斬于咸陽市。當這位冷酷的鐵腕宰相走出監獄后,流著眼淚對同時被押往刑場的兒子說:“我想與你再牽著黃犬,出上蔡東門去追狡兔,豈可得乎!”楚國故地上蔡,就是李斯的故鄉。
上一篇:文學·文體·雜劇
下一篇:文學·文人·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