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附:語言學·釋名
漢語語源學的第一部著作。東漢劉熙撰。《釋名》 之“名”,指事物名稱之名,即現代所謂 “概念”。劉熙在 《釋名》 中試圖將各種事物得名的來歷作一探求,以作出語源上的解釋,使人明其 “所以然”。這在古今,都不失為一個有趣的題目。全書分二十七篇,共一千五百零二個詞條,大部分是 “百姓日稱” 即日常詞語,體例仿照 《爾雅》,有《釋天》、《釋地》、《釋山》、《釋水》、《釋形體》、《釋姿容》、《釋飲食》、《釋衣服》、《釋宮室》等。《釋名》的釋義方法非常特別,主要是利用同音或近音的字,以及雙聲疊韻,即所謂 “聲訓”。如:“皮,被也,被復其體也。”又如:“兄,荒也; 荒,大也。” 再如:“胎,始也。” 漢代語言學,《爾雅》 為訓詁之始,《方言》從比較方言角度研究詞匯,《說文解字》從文字角度研究語言學,《釋名》則從聲音來釋義,在漢代語言學中別開一番天地。
上一篇:宗教學·儒教·郊社
下一篇:禮俗學·節日·重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