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學·儒教·五帝
五位天帝。在中國古代,“五” 是一個神秘的數字,天地有東、南、西、北、中五方,音樂有宮、商、角、徵、羽五音,動物有鱗、羽、倮、毛、介五蟲,植物有麥、菽、稷、麻、黍五谷,顏色有青、赤、黃、白、黑五色,味道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等等,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對應。根據這一宇宙圖式,天帝也有五位,即東方青帝,名靈威仰; 南方赤帝,名赤熛怒;中央黃帝,名含樞紐; 西方白帝,名白招拒; 北方黑帝,名汁光紀。五帝的名號非常古怪,不象是漢語,現代學者懷疑是印度 “四天王天” 的譯音,也就是說,五帝的名號可能是五行家從梵文中借用來的。五方天帝輪流掌管著天上人間,春季由東方青帝坐莊,夏季由南方赤帝坐莊,季夏由中央黃帝坐莊,秋季由西方白帝坐莊,冬季由北方黑帝坐莊。天有五帝,本來是戰國五行家的說法,儒教在接受五行觀念的同時,在其祀典中也安排了五帝的神位。
上一篇:倫理學·人倫·五倫
下一篇:倫理學·人倫·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