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孽海花
晚清譴責小說。三十五回。作者曾樸(1871~1935),字孟樸,號東亞病夫。江蘇常熟人。早年受西方資本主義思想影響,翻譯過雨果的作品,1904年,開始創(chuàng)辦“小說林社”,并進行《孽海花》的寫作。初印本原署“愛自由者發(fā)起,東亞病夫編述”,“愛自由者”系曾樸的好友。此書是由其好友最先構(gòu)想并完成前五回,曾樸續(xù)寫修改而成的。
小說問世于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走向高漲的年代,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小說以狀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云的姻緣為線索,通過當時京城內(nèi)外官僚名士、封建文人的思想生活和社會風氣,展現(xiàn)了自同治初年至甲午戰(zhàn)敗三十年的歷史畫卷,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無能和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批判。小說中的金雯青出身狀元,文章書法、史論綱常,皆出類拔萃,是典型的溫文儒雅的中國士大夫,但他生當封建末世,歐美風雨已撲面而來,在這歷史巨變中,他已由昔日瀟灑的紳士變成不合時宜的泥塑木雕,雖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是個虛偽丑惡、腐朽無恥、與時代格格不入的廢物,他在母親熱喪中納名妓傅彩云為妾,喪服滿后進京,被任命為外交使節(jié),而當他一踏上德國薩克森輪船時,便成為任憑環(huán)境擺布的傀儡,在輪船上先是由于冒失多事被敲詐一萬五千馬克,而西方的各種思潮又讓他驚慌失措。在柏林、圣彼得堡,他杜門謝客,蟄居書房,只知“溫習元史,考究地理”,而他的愛妾傅彩云卻占風光,流連于社交場所,并和瓦德西中尉打得火熱。回國之后,被推薦到總理各國事務(wù)衙門,因他在國外曾買十二幅中俄交界地圖,竟然是偽造的,俄國據(jù)此強占中國七百里領(lǐng)土。從此他的政治生涯一蹶不振,同時他的愛妾彩云也背叛他,先與阿福尋歡作樂,后與戲子孫三兒勾搭成奸,巨大的精神壓力使他無法忍受,最終患傷寒而死。他的含恨而逝,折射出中國傳統(tǒng)士大夫階層那秋風敗葉的悲劇命運。除此以外,小說還擷取了一些有趣的瑣聞逸事,包括舉凡宮闈的秘聞,科場的鬧劇、官吏的貪婪、仕林的麻木等構(gòu)成的這幅社會風情畫卷,作者在小說中進行了多方面的披露。同時小說還駁斥了“列強無野心”的謬論,深刻指出帝國主義的侵略是“出自天然”的本性,不但歌頌了馮子材、劉永福這樣的抗敵英雄,而且肯定了孫中山、陳千秋等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他們身上寄寓了作者拯救祖國的希望,表現(xiàn)了作者進步的思想要求。
藝術(shù)上有一定成就。小說文筆詼諧,詞藻富麗,描寫人物有所影射,并刻畫生動。寫景狀物淋漓酣暢,情趣盎然。結(jié)構(gòu)上自有特色,作者自云:“譬如穿珠,《儒林外史》是直穿的,是一根珠鏈,我是蟠曲回旋著穿的,時收時放,東西交錯,不離中心,是一朵珠花。”圍繞男女主人公命運這一中心主干,故事層層推展,形成縱橫交錯、花葉扶疏的整體布局。正如魯迅稱許《孽海花》“結(jié)構(gòu)工巧,文采斐然”(《中國小說史略》)。《孽海花》是晚清譴責小說中佼佼者,其成就在一般晚清小說之上。
上一篇:歷代改革變法運動·孝文帝改革
下一篇:小說·官場現(xiàn)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