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編輯出版·奩史
一部規模較大的專輯女性史料的類書。共100卷。原題東吳王初桐于陽纂,卷首有嘉慶二年(1797)伊江阿序文。關于編者,據今人考定,是王丕烈與其側室李湘芝夫婦二人合編而成的。此外,還賴有眾多的學人參與閱訂校勘工作,說明此書的編撰是頗得時人支持的。據編者說,《奩史》分類是模仿《太平御覽》和《玉海》而加以變通的。其實它是有特點的。全書共分三十六門,包括:夫婦、婚姻、統系、眷屬、妾婢、倡妓、肢體、容貌、性情、蠶織、針線、井臼、文墨、干略、技藝、音樂、姓名、事為、誕育、術業、衣裳、冠帶、襪履、釵釧、梳妝、脂粉、宮室、床第、飲食、器用、綺羅、珠寶、蘭麝、花木、禽蟲、仙佛。各門又再分子目約一百五十三個。各門排列次序頗具層次;古人認為,人倫始于夫婦。“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儀有所錯。”所以首列夫婦門,羅列有關夫、妻本分之言論,以及夫婦相從的各類形態,包括:相敬如賓、同甘共苦、反目離異、破鏡重圓、夫婦合葬等等。夫婦之合,端賴婚姻,所以次立婚姻門,輯錄嫁娶禮儀之外,又展列多類婚姻故事,如:皇族婚、同姓婚、世代婚、指腹婚、續弦、辭婚、冥婚等故事。夫婦、婚姻兩門之下的四門是分述各階層婦女。文墨、干略、技藝、音樂四門主要是記載古代婦女在詩文、書畫、音律、技藝以至武藝方面的文化成就。其他各門也都是輯錄與婦女有關的方方面面。綜觀《奩史》之分類,條目劃分都比較細致,能從更廣闊的層面去反映傳統社會各階層婦女的生活內容,甚至容貌舉止、性情愛好,以及服飾、飾物、鞋襪、所佩香囊用料等等都在輯錄之中。
編這樣一部向來不受重視的婦女史料的類書,是不容易的。中國古代典籍,浩瀚如海,其中涉及婦女者不過十分之二、三而已。該書廣為搜羅,正史、別史、雜史、經義、類書、說部、書目、書畫、詩話、文集、選錄、雜著都在選錄之列,而諸書有可引者少,無可引者多,因而《奩史》征引書籍約三千九百種,而所檢閱普查之書卻不下萬種,其工程浩繁可知。由于《奩史》是一部有關婦女的專門類書,因此更集中地保存了婦女的歷史,史料更廣泛,把反映古代各階層婦女生活面貌的大部分文字材料集中起來,除供便利查找使用之外,更保存了若干已散佚的史籍中之婦女材料,尤為可貴。其全面性是它的內容包羅了不同時代、不同階層、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婦女的衣、食、住、行,以及文化生活,構成古代社會生活全面的圖像。作為一部以婦女歷史為對象的專題類書,其規模、深度、廣度是值得一提的。對研究中國婦女史的人來說,是一部頗有使用價值的類書。
上一篇:圖書編輯出版·太平御覽
下一篇:圖書編輯出版·套版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