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先哲、學術流派·法家
先秦時期由法家人物組成的一個重要學派?!稘h書·藝文志》載:“法家者流,蓋出于理官。信賞必罰,以輔禮治?!狈▽W起源于春秋時的管仲、子產,發展于戰國時的李悝、吳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韓非綜合了“法”(商鞅)、“術”(申不害)、“勢”(慎到)三者,提出三者合一的法家思想,成為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以法治國,一切斷于法,執法上主張賞罰嚴明,提倡耕戰,強化君主專制,主張中央集權等。影響較大的法家代表人物是商鞅、韓非。法家的思想適應了春秋、戰國時期歷史發展的需要,為奴隸制向封建制的轉變,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奠定了理論基礎。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為了實現自己的思想宗旨,免不得要和社會轉型期的守舊勢力展開激烈的斗爭,有的人甚至被處以極刑。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儒家學說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一直處于統治地位。法家思想似乎從此失去了生命力,但事實并非如此。歷代統治者均采用“外儒內法”的兩手政策,因為畢竟法家思想是他們維護統治地位的衛士,而且變法改革在解放生產力、改革生產關系方面均收到了一定的實效。法學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商君書》、《韓非子》、《申子》、《管子》、《慎子》等。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論·滄浪詩話
下一篇:繪畫·波墨仙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