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胡騰舞
唐代流行的西域樂舞,屬健舞類,原出中亞細亞塔什干的民間舞蹈。此舞以跳躍上騰、舞步壯健見長,因此名為《胡騰》。舞者多是來自波斯及昭武九姓之地,穿著桐布輕衫,前后卷起,腰系葡萄長帶,垂在一邊。揚眉動目,在花氈上起舞,偏戴著珠帽,紅汗交流,有時環行,有時急躍,有時左傾右仰,如同醉后踉蹌的步法,有時反手叉腰,如彎弓,如新月,足下登柔軟的皮靴,蹲身在舞筵前騰跳,急如飛鳥一般。當跳躍時腰間寶帶發出聲音,伴奏以橫笛、琵琶,隨著《胡騰舞》的推廣,技藝上更有進步,在社會上常常表演,于是逐漸化為中國古舞之一。唐代的舞蹈藝人,袖多窄長,為一種波斯風的服裝,所以當時稱為胡服。《胡騰舞》的動作迅捷,節奏鮮明,舞時常作圓轉,我國新疆一些少數民族舞蹈,尚可見此神韻。宋宮廷舞隊小兒隊有《醉胡騰隊》,乃繼唐而來。
上一篇:音樂戲曲·胡笳十八拍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論·花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