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作家論·張籍
籍雅尚古文,不從流俗,切磨諷興,有助政經,而又居貧宴然,廉退不競。俾任石渠之職,思聞木鐸之音,可守秘書郎。(《全唐文》卷六四八元稹《授張籍秘書郎制》)
公為古風最善,自李、杜之后,風雅道喪,繼其美者,惟公一人。故白太傅讀公集曰:“張公何為者? 業文三十春。尤工樂府詞,舉代少其倫?!庇忠γ貢O嘗贈公詩云:“妙絕江南曲,凄涼怨女詩。古風無手敵,新語是人知。”其為當時文士推服也如此。元和中,公及元丞相、白樂天、孟東野歌詞,天下宗匠,謂之元和體。又長于今體律詩。貞元已前,作者間出,大抵互相祖尚,拘于常態,迨公一變,而章句之妙,冠于流品矣。(《全唐文》卷八七二張洎 《張司業詩集序》)
吳中張水部為律格詩,尤工于匠物,字清意遠,不涉舊體,天下莫能窺其奧。唯朱慶馀一人導授其旨。(陸心源《唐文拾遺》卷四七張洎 《項斯詩集序》)
張籍者……性詭激,能為古體詩,有警策之句傳于時。(《舊唐書》卷一六?!读袀鳌芬灰弧?
籍為詩,長于樂府,多警句。(《新唐書》卷一七六《列傳》一○一)
張籍樂府詞清麗深婉,五言律詩亦平淡可愛; 至七言詩,則質多文少。材名有宜,不可強飾。文昌有《謝裴司空馬詩》曰:“乍離華廄移蹄澀,初到貧家舉眼驚?!贝笋R卻是一遲鈍多驚者,詩詞微而顯,亦少其比。(劉攽《中山詩話》)
籍詩善敘事。(計有功 《唐詩紀事》卷三四)
張籍如優工行鄉飲,酬獻秩如,時有詼氣。(敖陶孫《臞翁詩評》)
唐人作樂府者甚多,當以張文昌為第一。(周紫芝《竹坡詩話》)
張司業詩與元、白一律,專以道得人心中事為工,但白才多而意切,張思深而語精,元體輕而詞躁爾。籍律詩雖有味而少文,遠不逮李義山、劉夢得、杜牧之; 然籍之樂府,諸人未必能也。(張戒 《歲寒堂詩話》卷上)
張籍,韓愈高弟也。愈嘗作《此日足可惜》贈之,八百余言; 又作 《喜侯喜至》 之篇贈之,二百余言; 又有《贈張籍》篇,二百言,皆不稱其能詩。獨有《調張籍》篇大尊李、杜,而末章有“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之句?!恫≈匈洀埣菲小鞍胪肯查_鑿,派別失大江。吾欲盈其氣,不令見麾幢”之句?!蹲碣洀垙亍酚小皬埣畬W古淡,軒鶴避雞群”之句。則知籍有意于慕大,而實無可取者也。及取其集而讀之,如《送越客詩》云:“春云剡溪口,殘月鏡湖西?!薄斗旯嗜恕吩娫疲骸昂I弦娀òl,瘴中聞鳥飛。”《送??汀吩娫疲骸叭雵垣I寶,逢人多贈珠”、“紫掖發章句,青闈更詠歌?!比绱酥?,皆駢句也。至于語言拙惡,如:“寺貧無施利,僧老足慈悲”、“收拾新琴譜,封題舊藥方”、“多申請假牒,只送賀官書”,此尤可笑。至于樂府,則稍超矣。姚秘監嘗稱之曰:“妙絕江南曲,凄涼怨女詩?!卑滋祰L稱之曰:“尤攻樂府詞,舉代少其倫。”由是論之,則人士所稱者非以詩也。(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二)
公于樂府古風,與王司馬自成機軸,絕世獨立。(辛文房 《唐才子傳》 卷五)
祖 《國風》,宗漢樂府,思難辭易。(周履靖 《騷壇秘語》卷中)
水部長于樂府古辭,能以冷語發其含意,一唱三嘆,使人不忍釋手。張舍人序其能繼李、杜之美; 予謂李、杜渾雄過之,而水部凄惋最勝,雖多出瘦語,而俊拔獨擅,貞元以后,一人而已。公及元微之、白樂天、孟東野,歌詞為天下宗匠,謂之元和體。其近律專事平凈,固亦樂天之流也。(徐獻忠《唐詩品》)
水部五言多名句。張君破題極用意,不似他人直下。(殷元勛、宋邦綏 《才調集補注》卷三引馮班語)
七言古須具轟雷掣電之才,排山倒海之氣,乃克為之。張司業籍以樂府、古風合為一體,深秀古質,獨成一家,自是中唐七言古別調,但可惜邊幅稍狹耳。(賀貽孫《詩筏》)
張文昌 《節婦吟》云:“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贝嗽娗樵~婉戀,可泣可歌。然既垂淚以還珠矣,而又恨不相逢于未嫁之時,柔情相牽,展轉不絕,節婦之節危矣哉!文昌此詩,從 《陌上?!?來?!昂薏幌喾晡醇迺r”,即 《陌上桑》“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意。然“有”“有”二語甚斬絕,非既有夫而又恨不嫁此夫也?!傲既藞剃鞴饫铩?,即 《陌上?!贰皷|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意。然《陌上?!访钤诩淳苁咕?,忽插此段,一連十六句,絮絮聒聒,不過感夸夫婿以深絕使君,非既有“良人執戟明光里,”而又感他人“用心如日月”也。忠臣節婦,鐵石心腸,用許多轉折不得,吾恐詩與題不稱也。或曰文昌在他鎮幕府,鄆帥李師古又以重幣辟之,不敢峻拒,故作此詩以謝。然則文昌之婉戀,良有以也。(同上)
文昌樂府,亦托胎歌謠,特以溫茂自見,故賢于退之、東野以迫露蒼镵削剝詩理。(王夫之《唐詩評選》卷一)
張籍《節婦吟》,亦淺亦雋; 《吳宮怨》無中生有,得青蓮之遺。余作亦有工妙。大抵于結處正意悉出,慮人不知,露出卑手。(毛先舒《詩辯坻》)
文昌樂府與文仲齊名,然王促薄而調急,張風流而情永,張為勝矣。(同上)
文昌“洛陽城里見秋風”一首,命意政近填詞,讀者賞俊,勿遽寬科。(同上)
文昌 (七絕) 標致悠閑,宛轉流暢,如天衣無縫,針鏤莫尋。(田雯 《古歡堂雜著》)
文昌長于新樂府,雖古意漸失,而婉麗可誦。五古亦不入卑靡。(沈德潛《唐詩別裁》)
余往年選《唐詩楷》,深怪張文昌 《節婦吟》措詞不善,謂以珠系襦固非,還珠垂淚更謬,并譏其命題亦欠斟酌。后見他本作《還珠吟》,題則妥矣,而詩終有病。及見瞿存齋《續還珠吟》云:“妾身未嫁父母憐,妾身即嫁室家全。十載之前父為主,十載之后夫為天。平生未省窺門戶,明珠何由到妾邊?還君明珠恨君意,閉門自咎涕漣漣?!蹦┒洹昂蘧弊止碳?,“自咎”字更妙,“涕漣漣”與“雙淚垂”,兩哭亦迥然不同。如此命詞措意,作《還珠吟》可也,即作《節婦吟》亦可也。先得我心,為之折服。(陶元藻《鳧亭詩話》卷上)
文昌樂府風味澄敻,亦多新警處,退之極重之。(胡壽芝《東目館詩見》卷一)
劉攽《詩話》云:“張文昌 (籍) 樂府清麗深婉,五言律詩亦平淡可愛,七言律詩則質多文少?!比晃牟逖圆环η妍惿钔裰?,如“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家貧無易事,身病是閑時”、“眼昏書字大,耳重語聲高”、“山情因月甚,詩語入秋高”、“尚儉經營少,居閑意思長”,不獨平淡可愛也?!都暮蛣⑹咕吩啤皶择缃B城白,雨后山光滿郭青”,及《贈賈島》之“籬落荒涼僮仆饑”,則又文質兼備矣。(余成教《石園詩話》卷二)
水部五言,體清韻遠,意古神閑,與樂府詞相為表里,得風騷之遺。當時以律格標異,信非偶然。得其傳者,朱慶余而外,又有項斯、司空圖、任翻、陳標、章孝標、滕倪諸賢。今考滕倪、陳標詩已無存,任翻、司空圖、章孝標亦寥寥數頁,唯朱慶余、項斯兩君,賴后人搜輯,規格略具。愚按水部既沒,聞風而起者尚不乏人,后世拘于時代,別為晚唐,要其一脈相沿之緒,故自不爽。茲得奉水部為“清真雅正主”,而以諸賢附焉。合十六人,得詩四百四十一首。(李懷民 《中晚唐詩主客圖》)
《歲寒堂詩話》論張文昌律詩不如劉夢得、杜牧之、李義山。文昌七律或嫌平易,五律清妙處不亞王、孟,乃愧夢得、牧之、義山哉?其《夜到漁家》、《宿臨江驛》二律,與劉文房《余干旅舍》一作,用韻同,風韻亦同,皆絕唱也。文昌“藥看辰日合,茶到卯時煎”、“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后天”,絕似樂天。大抵中唐人氣味往往相近。然樂天勝微之,文昌勝仲初,名雖相埒,又當細求其分別與優劣處,乃非無星秤耳。文昌“洛陽城里見秋風”一絕,七絕之絕境,盛唐諸鉅手到此者亦罕,不獨樂府古澹,足與盛唐爭衡也。王新城、沈長洲數唐人七絕擅長者各四章,獨遺此作。沈于鄭谷之“揚子江頭”亦盛稱之,而不及此,此猶以聲調論詩也。(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卷三)
其出與王仲初同源,當時并稱張王樂府。夫其發音蒼遠,質勝于王,而轉變生姿,自復同瀾遜勢。(宋育仁《三唐詩品》)
時雖謂其長于樂府,今讀其詩,殊傷于直率,寡風人之旨,調既生澀,語多強致,以言樂府,去題遠矣。(丁儀《詩學淵源》 卷八)
上一篇:唐詩·作家論·張祜
下一篇:唐詩·典籍論·別集·張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