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作家論·盧照鄰
(照鄰) 博學善屬文,初授鄧王府典簽,王甚愛重之,曾謂群官曰:“此即寡人相如也?!焙蟀菪露嘉荆蛉撅L疾去官,處太白山中,以服餌為事。后疾轉篤,徙居陽翟之具茨山,著《釋疾文》、《五悲》等誦,頗有騷人之風,甚為文士所重。(《舊唐書》本傳)
升之河朔英生,盛年振藻,典簽之日,即擅相如之譽,可謂彬彬學士矣。然神情流蕩,早傷痾困,廢居太白山中,殆欲采掇英華,曜靈駐節,竟以不堪,自沉潁水,悲夫! 壯士激志,而橫骨朔野; 忿妻感淚,而魂逐飄蓬。若生之死,謂之何哉? 生感時尚法,作《五悲文》掎摭其志。作《幽憂子》三卷,皆出詞賦之上。(徐獻忠《唐詩品》)
初唐五言平韻者,古、律混淆,唯盧照鄰《詠史》四首,聲韻于古為純,但未盡工。(許學夷 《詩源辯體》 卷一二)
盧作工詞,用意超邁流凡,風騷之旨,或自得之。悲夫!然斯人也,才有余而量不足,志銃始而力怠終。禮不以節,遂致藥無告救,疾敗沉水,莫能善保,皆過也。(張遜業《唐八家詩·盧照鄰集序》)
盧之音節頗類于楊,《長安古意》一篇,則楊所無。寫豪獰之態,如“意氣由來排灌夫”,尚不足奇;“專權判不容蕭相”,雖蕭無此事,儼然如見霍氏凌蔑車千秋,趙廣漢突入丞相府召其夫人跪庭下。至摹寫游冶,“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騎似云”,亦為酷肖。自寄托曰:“寂寂寥寥楊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獨有南山桂花發,飛來飛去襲人裾。”不惟視《帝京篇》結語蘊藉,即高達夫“有才不肯學干謁”,亦遜其溫柔敦厚也。但《行路難》塵言滾滾,何以至是! 少陵曰:“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若如此篇,亦不得專咎人輕薄。(賀裳 《載酒園詩話》 又編)
六朝之為有唐,四杰之力也。中間唯盧升之出入風騷,氣格遒古,非三子所可及。盈川“愧在盧前”,非虛語也。(陳僅 《竹林答問》)
其源出于江記室,間以奇氣,振其豐采,惟貪排對,致氣格不凝。夫其雅情幽怨,凄清自寫,雖繁弦損調,固無泛音?!堕L安古意》,宛轉芊綿,則七言佳體,不讓子山,開闔往來,猶以氣勝。(宋育仁 《三唐詩品》)
(盧) 與駱賓王、王勃、楊炯,天下稱為四杰,而盧居首。詩有奇氣,實出陳隋之上。詠史諸作高古,幾窺魏晉之藩。七言長篇,頗似子山,七絕則為李、杜所宗者也。當時近體為唐律之漸,未變陳隋之遺,故其 《送梓州高參軍還京》、《大劍送別劉右史》等篇,其第七句每用四平四仄,迨亦四子之創也。又有連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數聯者,與虞世南應制詩同一機杼,為齊梁與唐律逗變之初,貞觀以后,李百藥、劉祎之等乃全入律調,至偽周而后始盛。故唐律之興也,可分三類: 陳隋為逗,初唐為變,盛唐而全備焉。(丁儀《詩學淵源》 卷八)
上一篇:唐詩·作家論·盧仝
下一篇:唐詩·作家論·盧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