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散曲·喬吉·[雙調]折桂令·荊溪即事·此曲主旨何在》鑒賞
荊溪,是在今江蘇宜興縣南部的一條溪流。這支曲子不僅僅寫荊溪兩岸的荒寒,還狠狠諷刺了一下當時吏治之黑暗,其手法是:借物托諷,指桑罵槐。何以見得?請看曲詞指出:
為什么“狐貍樣瓦”(曲中的樣,繁體“様”與“漾”相通。漾,有拋弄之意)?因為廟神不靈(一作寺無僧”);為什么“不種梅花”? 為什么“老樹支門”?又為什么“荒蒲繞岸,苦竹圈笆”?所有這些,統統都是由于“鳥鼠當衙”! 之所以會讓“鳥鼠(指役吏等)當衙”,又因為“官無事”,即長官不管事!
作者就是這樣地把一系列的“怪現象”擺出來,讓它們在大庭廣眾面前展覽,然后,指出其產生原因。這樣,把“溪上人家”的窮困、兩岸的荒蕪頹象,巧妙而又形象地同地方吏治的腐敗和社會的黑暗聯系了起來,使人印象鮮明而深刻。在元曲中,特別在元代后期的散曲創作中,像這種直接觸及政治,并予以辛辣諷刺的作品,是越來越少見了。
上一篇:《清代詩歌·愛新覺羅·弘歷·松花江捕魚·松江秋汛》鑒賞
下一篇:《明代詩歌·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金陵形勝夸天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