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黃遵憲《雙雙燕》詞曰:“羅浮睡了,試召鶴呼龍,憑誰喚醒。塵封丹灶,剩有星殘月冷。欲問移家仙井。何處覓、風鬟霧鬢。只應獨立蒼茫,高唱萬峰峰頂。荒徑。蓬蒿半隱。幸空谷無人,棲身應穩。危樓倚遍,看到云昏花暝。回首海波如鏡。忽露出、飛來舊影。又愁風雨離合,化作他人仙境。”
自跋云:“蘭史所著《羅浮游記》,引陳蘭甫(按:即陳灃)先生‘羅浮睡了’一話,便覺有對此茫茫、百端交集之感。先生真能移我情矣。輒續成之。狗尾之誚,不敢辭也。又蘭史與其夫人舊有偕隱羅浮之約,故‘風鬟’句及之。”此詞蓋為友人潘飛聲(字蘭史)而作,潘氏嘗和之,并跋其本事曰:“昔在菊坡精舍聽陳蘭甫先生話羅浮之游,云僅得‘羅浮睡了’四字,久之未成詞也。壬寅(按:即光緒二十八年,1902)三月,余游羅浮,至東江泊舟,望四百峰橫亙煙月中,覺陳先生此四字神妙如繪,故于《游記》中紀其事。而黃公度(按:即黃遵憲)京卿以飄逸仙才,成詞一首見寄。猿驚鶴舉,惜不能起陳先生相賞也。”按潘詞跋文所紀與黃詞跋文自述,皆為第一手資料,且如合符契,故絕無疑義。是時帝國主義列強競欲瓜分中國,詞末“又愁風雨合離,化作他人仙境”二句,充分顯現了愛國詩人黃遵憲深重的憂患意識。
上一篇:清·況周頤《水龍吟》(聲聲只在街南)本事
下一篇:清·顧貞觀《金縷曲》二首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