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詞中吟詠古人、憑吊古跡之作,逐漸形成一種常見的題材。詞人通過描述歷朝興衰和憑吊勝地古跡,或寄托時代身世之感,或借以諷喻朝政,或抒發個人襟懷。此類詞作唐五代較少,宋初張昇《離亭燕》:“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在景物描繪中融入六朝興亡之感。但作為懷古題材并開風氣之先的是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還有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蓼園詞選》謂蘇軾此首“題是懷古,意是謂自己消磨壯心殆盡也”。稍后有周邦彥《西河·金陵懷古》,南宋姜夔《揚州慢》和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以及汪元量《鶯啼序·重過金陵》、陳德武《水龍吟·西湖懷古》等,皆為一時傳誦的懷古佳篇。清鄒祗謨《遠志齋詞衷》謂“詞至詠古”而“別有寄托”。劉熙載《藝概·詞曲概》云:“昔人詞詠古詠物,隱然只是詠懷,蓋其中有我在也。”誠為知音。
上一篇:什么是意內言外
下一篇:什么是雜劇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