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縛虎手
【出典】 《詩經(jīng)·鄭風(fēng)·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獻(xiàn)于公所。”漢·毛氏傳:“暴虎,空手以搏之。”《晏子春秋》卷二《內(nèi)篇·諫下》:“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
【釋義】 古代多有空手搏虎的勇士,后遂以“縛虎手”為勇士之代稱,或用以指武將。
【例句】 ①縛虎手,懸河口,車如雞棲馬如狗。(賀鑄《行路難(小梅花)》509)這里感嘆自己:論勇力,有縛虎之能;論文才,有懸河之辯口,但卻窮愁潦倒。②縛虎正須人手,跨鶴緩酬夙志,行矣勿因循。(張祥《水調(diào)歌頭》[為愛龍山勝]2215)這里以“縛虎正須人手”喻指國家正急需能上戰(zhàn)場打敗入侵金軍的糾糾武夫。
上一篇:典故《給札老相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縞帶隨車》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